[轉載]一起愛台灣
芝麻的生長環境
氣候屬於台灣西南氣候區,冬季乾燥少雨.
春.秋二季正是種植芝麻的好時機.春作約在農曆一.二月,秋季約在六至八月
而兩次的採收期,第一次在農曆五月底到六月初,另一次約在採收期農曆十一月.
春作的產量多,但正值梅雨季,損害風險大.秋作正值乾燥期,雨量少,成長較差,所以產量較少.
芝麻的栽種過程
(1)犁平:
種植芝麻前,通常種植甘藷或其他作物一隴隴的田園,必須先整地犁平.
(2)落土糞:
犁平後,把堆肥(俗稱土糞)均勻撒布在翻開的土壤中.
(3)犁土:
犁成小溝畦,犁溝淺且不寬,每隔約二.三十公分犁一條溝.
(4)播種:
在犁溝中灑下芝麻種子,再以鋤頭從左右兩側覆土.
(5)篩叢.貼堀:
芝麻長到約十公分左右,必要巡視各稜芝麻的疏密情形.有的地方長得很密,有些地方沒有長出來,生長分佈不均勻,影響往後的成長與收穫,因此,數株長在一起太密的必須拔除,俗稱「篩(洗)叢」:把拔除的植珠,種在未長出的空位中,俗稱「貼堀」.
(6)蓋壟.剷草:
篩叢.貼堀後十天左右,以鋤頭或犁把壟間的土壤,撥翻到植株犁溝上,使株苗更有土質成長,也順便鋤草.
(7)採收.曝曬.摃麻:
芝麻的採收「上厚工」,怪不得,種植芝麻的意願越來越低.當芝麻開花結朔果,每枚約有四瓣,隨葉子一層層往上長.芝麻撒播到採收,朔果變黃褐色,約80-100天左右.這時可採收拔芝麻叢,運送到外埕曬乾.最麻煩就是敲落芝麻子,需經過幾次的摔打,放在竹崁模(以竹子編成的盛物器)或在塑膠布上曝曬,再使用風鼓或米篩撥盪去蕪存菁.
摘製(參考陳國川<台灣聚落史>及個人經驗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